主题: 来围观啦|【陕西日报】通版报道葛牌红色小镇&绿色蓝田幸福家园的鲜亮成绩单

  • 作者:ˊ命鍾鉒顁。
  • 阅读:1931
  • 回复:0
  • 发表于:2021/7/10 15:33:5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蓝田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7月9日
陕西日报通版报道了
蓝田县葛牌小镇的
红色档案
红色故事
以农业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为切入点
详细报道了
绿色蓝田 幸福家园在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
工作中的
好经验与好做法


小镇里的红色星火








红色故事会
小镇里的红色星火
——探访蓝田县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在秦岭腹地有一处被称为“五龙捧首,三水浮舟”的人间福地,它就是被喻为“明清老街,红色古镇”的蓝田县葛牌镇。这个坐落在秦岭深处的偏远小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时在这里创建革命政权及留下的英勇斗争事迹。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下突进葛牌镇,随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
“夜已静,星儿近,红军进了葛牌镇”
沿着沪陕高速一路走来,从蓝田县葛牌出口驶出不远,过小桥流水,步蜿蜒村道,迎面便能看到一座刻着“葛牌古镇”的牌楼,向往来的人们昭示着葛牌镇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1934年冬,年味渐浓,葛牌镇街上来了几个年纪约十八九岁、边敲边唱的卖唱姑娘。原来,她们是红二十五军的女侦察员,化装到此是为了侦察地形和敌情。摸清了镇上的地形地貌和敌人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后,几人迅速离开。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突进葛牌镇,仅半个小时战斗结束,红军就此扎营进行休整。秦岭深山的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凛冽,年轻的红军战士大多身着单衣、脚穿草鞋,但为了不打扰群众,没有一人要求进当地群众家里取暖,而是在街后空地或者老百姓的房檐下铺草宿营。第二天群众知道此事,编成歌谣称赞红军:“夜已静,星儿近,红军进了葛牌镇。打开背包就地睡,不声不响不扰民。”
“红二十五军尽管不是长征主力部队,但却是长征途中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队伍。”蓝田县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馆长耿宏刚表示,红二十五军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部队。出征时,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33岁。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以尚显稚嫩的肩膀,毅然撑起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大旗。
“红军爱咱老百姓,百姓爱咱苏维埃”
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期间,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老百姓奔走相告,庆祝穷人有了自己的政府。据史料记载,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五星县(商、山、蓝、镇、柞)的一个区级政权组织,管辖的地区包括现在蓝田县的葛牌、草坪、玉川、蓝桥、红门寺等8个乡级政权组织。全区面积有765.3平方公里,294个自然村,5万余人。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当天,就提出“五抗”口号,组织贫苦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商业政策问题》的布告,申明“苏维埃商业政策的原则是保证贸易自由,反对奸商,取缔一切苛捐杂税厘金关卡,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布告一经发布,激起千层浪。
红二十五军宣传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解决贫苦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打击垄断市场、哄抬物价的葛牌镇“逢元和”商号,对其他中小工商业户给予保护,支持其发展,从而稳定了葛牌镇的集市贸易,促进了商品流通;镇压了长期欺压群众的联保主任鲍学义、草坪乡勇山沟劣绅周文郁、瓦屋庄劣绅贾奎、葛牌镇民团团长郑效仁的帮凶王吉安等人;没收了“逢元和”商号粮食两万斤,没收梨园沟、金坪、铁索桥、七里店、瓦屋庄等地财主、大户的粮食、棉衣钱物等,分配给贫苦群众。这些举措,改善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当地市场,稳定了商业秩序,得到贫苦群众的衷心拥护。
“打土豪,斗老财,穷人个个笑开怀;红军爱咱老百姓,百姓爱咱苏维埃。”当地民众创作的反映当时伟大斗争的红色歌谣,至今流传……
“要跟红军走,要随苏维埃”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战略转移。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停止了工作。
从1935年2月至7月,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却成为这支英雄部队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被迫防御到主动出击、由迂回行进到发展壮大,翻开了红二十五军长征中闪光的一页。葛牌镇红色政权的创建,无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还是在红二十五军战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葛牌镇红色政权的积极影响和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播下的红色种子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要跟红军走,要随苏维埃。”当时传唱的歌谣,充满了群众对红军的爱和不舍。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在原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上仿原结构修建的纪念馆。”耿宏刚说,1997年,蓝田县委、县政府在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原址上修建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并保存了原有的仿古四合院式建筑。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展出资料照片400余幅。
铜火盆、松油灯、红军鞋,战士们作战用的大刀、步枪……纪念馆内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历史照片,向人们诉说着腥风血雨、壮怀激烈的战争年代中的故事。在这里,人们仿佛能嗅到战场的硝烟、听到冲锋的呐喊。
烽火岁月虽已渐行渐远,而葛牌镇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让这片红色土地在和平年代仍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访谈与点评


发扬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访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处处长张再本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进驻葛牌镇,建立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红二十五军为什么能在葛牌镇创建红色革命政权并得以存续,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意义是什么?6月16日,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处处长张再本对此作了阐释。
张再本介绍,在葛牌镇创建红色革命政权,首先是党的领导有力,随红二十五军一起行动的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加强对军队和地方的统一领导,增进了军民团结,形成对敌斗争有利局面。其次是人和,一方面红二十五军作战勇猛、善打硬仗;另一方面葛牌地区群众革命意愿强烈。双方结合起来,迅速在秦岭山区燃起革命烈火。再次是地利,葛牌镇位于秦岭北麓腹地,地处三县交界,地势险要,国民党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便于开展武装斗争。
张再本表示,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西安地区活动时间最长,并创建了红色政权的一支正规红军部队,对整个陕西地区乃至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走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播下的革命火种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熊熊燃烧。此后在党的领导下,葛牌地区及秦岭北麓开展的游击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直到迎来最后的解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军民团结共同战斗的佳话,推动了西安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革命高潮的到来。











采访手记


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幸福的生活







8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留下了珍贵的红色印记。这支年轻的红军队伍,在这里建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在这里宣传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解决贫苦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回顾历史,硝烟早已散去。漫步古色古香的葛牌镇,古朴典雅的房屋、饱经风霜的古树,一切似乎都在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站在葛牌镇街头,望着静静矗立的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那里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场景,穿过岁月、直抵人心,让人不由得感慨: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当年,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为的是使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今天,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的是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初心不变,是共产党人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广大党员干部也将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红色档案







1935年2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进驻葛牌镇,派干部帮助广大群众建立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管辖的地区包括现在蓝田县的葛牌、草坪、玉川、蓝桥、红门寺等8个乡级政权组织。全区面积有765.3平方公里,294个自然村,5万余人。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一建立起来就立即组织领导全区的贫苦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宣传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浮财,解决贫苦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如今的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在原纪念馆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布展,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以史为据,用历史事件、革命遗物展示、场景复原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历史还原,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是对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创建时期的历史回顾;第二展厅是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创建以后工作开展全貌;第三展厅是葛牌古镇及蓝田县革命斗争史概况,主要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纪念馆内陈列有珍贵照片、革命及近现代藏品文物,其中三级文物达17件之多。


先锋与群众







土地里刨出“真金白银”
——记蓝田县汤峪镇汤庄村职业农民汤宏新

6月5日,蓝田县汤峪镇西安蓝田汤苑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樱桃园内,一颗颗“红玛瑙”挂满枝头,在绿叶掩映下分外好看,工人们在园子里辛勤地采摘樱桃。
示范园的负责人汤宏新一会儿和工人讲述采摘樱桃的技巧,一会儿和前来订货的客商谈价,还不失时机地向客商介绍园区内即将成熟的其他品种,忙得不亦乐乎。“你看咱这樱桃,不但颜色好看,个大肉多核小,吃起来还脆甜脆甜的,味道美得很。”汤宏新一边说着一边把一颗樱桃塞进嘴里,话语间充满收获的喜悦。
汤宏新19岁就外出打工了,做过灯具销售,学过汽车修理,后来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汤宏新决定返回家乡汤峪镇汤庄村创业。“想为家乡的发展出点力,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汤宏新说。
小麦是汤庄村的传统产业,村民辛苦一年,一亩地能挣七八百元。为了增加收入,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为了带动村里产业发展,汤宏新自筹资金组建了陕西鑫龙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汤苑”商标,流转土地650余亩,在村后的塬上,建起西安蓝田汤苑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四区三园两中心”为整体规划思路,目前已建设92栋阳光大棚和4320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种植草莓、甜瓜、蔬菜等,建设了3600多平方米的智能育苗温室,露天栽植了樱桃等果树,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田园综合体。
示范园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汤宏新的返乡创业梦,也为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条件。如今常年在示范园里打工、负责日常管理的村民就有40余人。“修枝、摘果都是做惯的农活,没想到现在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在示范园务工的村民汤争正说。
在汤宏新的努力下,示范园解决了汤峪镇移民搬迁安置点53户183人的产业分红及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当年就为汤峪镇移民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分红4.2万余元。
如今,汤宏新每年支付给群众的务工费用就达40多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6年的时间,汤宏新完成了从企业家到高级职业农民的身份转变,并成为农业技术的“土专家”,既卖产品,还推广技术。汤宏新说:“发展产业还是要靠技术。园子里种的品种多,要卖上好价钱,就必须依靠新技术。”
汤宏新不仅带着乡亲们一起种植果蔬,邀请专家为大家做技术培训,还经常带着他们去参加职业农民培训,使一大批农民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田间地头写壮志,汤峪河川抒豪情。植根于土地的汤宏新对下一步发展还有着更多的想法和打算。“一人富不算富,带动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让我的创业梦想变得更有价值。”汤宏新说,希望汤庄村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点燃更多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追赶超越正当时



绿色蓝田 幸福家园
——蓝田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蓝田县因境内盛产美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蓝田县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有美景可赏、有文化可享、有美食可尝、有产业可富、有乡愁可忆,是中国著名的“美玉之乡”、“厨师之乡”和“白皮松之乡”。作为革命老区,蓝田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存留众多革命遗址,无数先烈在玉山蓝水间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近年来,蓝田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聚焦“六稳”“六保”任务,抓好“七项工作”,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走出了一条用绿色生态底色绘就的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抢抓经济发展新机遇
“恭喜这位买家抢拍成功这款漂亮的玉坠!”在蓝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陕西璞之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主播通过手机进行直播,与顾客线上互动,短短3分钟,一块成色较佳的玉坠就完成了竞拍。
“当今,网络销售已成为销售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玉雕产品销售也迅速朝着电商方面转型。玉雕产品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产业电商化进程,使蓝田玉销售额逐月激增。”蓝田县电商办企业服务科科长张兴说,“目前,蓝田玉雕众多产品已进入网络直播间,在服务中心4月27日晚的直播中,蓝田玉雕的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蓝田县通过区域品牌培育、直播电商培训、电商主题沙龙、主播带货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展,营造了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良好生态。”
5月25日,创业者商贸有限公司和盈至银狐商贸有限公司两家跨境电商企业成功入驻蓝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韵达西北快递电商总部、中通快递集团西北总部等企业云集,使蓝田县成为物流枢纽地。以电商搭平台、网红促热销,蓝田玉雕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蓝田县坚持以高质量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近5年,累计实施重大项目566个,完成投资428亿元,2021年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及投资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85.71%和182.97%,获得西安市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展现绿色生态新风采
走在葛牌镇的河堤边,清风吹拂两岸的绿草,传来阵阵青草香,河面上偶有几只野鸭游过,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村民唐浩成自豪地说:“娃们都让我去城里安享晚年,但是我没去。你看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没事时我就去河边的长廊溜达,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听听清脆的鸟叫,这么美的日子我享受得很。”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近年来,蓝田县坚持抓生态就是讲政治,抓生态就是抓发展,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打好“秦岭保卫战”,持之以恒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全天候监管保护,确保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6%。蓝田县实施40余公里的全域治水、“三河一山”绿道和16.5公里的灞河大道项目,成为蓝田县的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幸福廊道、发展廊道。
2020年,蓝田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较2019年增加27天,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7%、1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综合指数排名稳居西安市第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成为蓝田县最鲜明的底色。
作为大西安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蓝田县将继续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坚持“生态+旅游+康养”有机融合,沿灞河两岸布局一批集文化体育、民宿住宅、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康养项目,打造全国文旅康养产业新“IP”。
开创幸福美好新生活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瓜果飘香、阡陌交错;道路整洁、民风淳朴……走进蓝田县汤峪镇,处处皆美景,村村展新颜。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21年,蓝田县实施县城“更新、扩容、提质”战略,建设安置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背街小巷,完成线缆落地,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蓝田县在全域开展无垃圾、无杂物清洁行动,清洁村庄、美丽村庄覆盖率100%,集中建设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每周打擂台比成绩,打造未来乡村蓝田样板区。
与此同时,蓝田县多措并举优化公共服务。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全省第一,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蓝田县人民医院搬迁项目建成投用,并启动蓝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医疗保健综合大楼建设、蓝田县中医医院搬迁项目建设,全县卫生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枫桥+乡约”警务模式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满意度位居西安市前列。
如今的蓝田,生态优、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群众满满的幸福感荡漾在脸上,满满的收获感洋溢在心底,描绘出了一幅幅属于蓝田美好生活的“实景图”。这幅图,展示出了蓝田县的新变化、新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


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蓝田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高效发展轨道。
5年来,民生福祉有效改善,新建中小学11所,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全省第一。蓝田县人民医院搬迁运营,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开通602、603两条公交线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2015年每月分别提高175元、160元。蓝田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资金158亿元,是“十二五”的1.76倍。
5年来,市县4770余名帮扶干部、132名第一书记和132支驻村工作队与贫困群众一道接续奋战、合力攻坚,全县93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26981户95361人全部脱贫退出,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致贫返贫风险动态消除,脱贫攻坚三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来源陕西日报记者 秦骥






更多资讯,好信息

关注:西安之窗网



广 告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